2018年,政府不斷加大的監管壓力,讓老年健康產業的朋友們明白了一件事情:過去20多年以來形成的發展模式,已經無法繼續,要想讓行業繼續健康穩健發展,只能改弦易轍,升級轉型!否則,就無法生存!
以老年產業在心校長為首的一大批業內有識之士,更是從去年開始,就大聲呼吁,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探索升級轉型之路??墒前肽赀^去了,行業中開始升級轉型探索的企業,在行業數萬家企業之中卻顯得那么稀少,明顯是曲高和寡的形勢。這是為什么呢?
經過和業內眾多資深好友進行深入交流,大家反映主要有如下幾個原因:
一、僥幸心理。
多人對未來的政策心懷僥幸,看不清形勢,還希望這一輪的監管寒流會像前20年的N次一樣,也不過是“一陣風”,等風頭過去了,還能接著過原來的日子;
二、不甘心。
賺快錢賺慣了,高額利潤拿慣了,忽然要回到規范經營的路上,要靠新摸索出的發展道路,跟傳統行業一樣靠“薄利多銷”賺錢,既不甘心,又不愿吃那個苦頭;
三、不適應。
已經習慣了玩快銷的團隊出現“本領恐慌”,員工已經習慣于“拉人”到會場以后,就站在旁邊看講師“大晃、小晃、倒插……銷售”,然后坐等分錢的工作習慣,員工表達、溝通能力退化。公司如果推動升級轉型,大部分員工無法適應轉型,必將遭到淘汰,團隊必須重新招聘、培訓、輔導……升級轉型無異于重新創業。已經創業多年“功成名就”的老板們,對此高度抵觸;
四、方向迷茫。
看清了形勢,知道今后非升級轉型不可,但是對具體應該向哪個方向升級轉型,感到無所適從,內心既恐懼又迷茫。雖然身邊已經出現了很多可以效法的轉型成功模范企業,仍然舉棋不定,猶豫不決;
五、缺少“賭一把”的勇氣和魄力
既看到了升級轉型的必要性,又知道形勢的緊迫性,但是缺少“賭一把”的勇氣和魄力,只好一拖再拖,不斷推遲決策的時間,等遇到非改變不可的事件出現時,再不得不開始動作。